30天教师资格证第5天
目录
中学生发展心理
中学生认知发展与教育
皮亚杰(认知发展阶段理论)
- 发展实质
- 动作是感知的源泉和思维的基础
- 适应的本质是机体与环境的平衡
- 结构
- 图示–独特认知结构
- 同化–不改变
- 顺应–改变
- 平衡–动力
- 四阶段
- 感知运动–0-2岁
- 仅靠感知和动作适应外部环境
- 客体永恒性(9-12月)
- 前运算–2-7岁
- 泛灵论–一切事物有生命
- 自我为中心–三山实验
- 不可逆–小明的哥哥是小亮,小亮的弟弟是谁
- 不守恒–高瓶子比粗瓶子水多,实际上一样多
- 用一个标准判断
- 具体运算–7-11岁
- 守恒–这一阶段的标志
- 可简单思维抽象思维,但是必有具体事物支持
- 形式运算–11-16岁
- 逻辑推理,归纳演绎解决问题
- 理解符号意义,隐喻直喻,能做一定的概括
- 可逆与补偿–天平实验
- 思维的灵活性–不再刻板遵守规则
- 感知运动–0-2岁
- 四影响因素
- 成熟,练习和经验,社会性经验
- 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
- 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教育价值
- 充分认识儿童不是“小大人”是教育基本前提
- 遵顼儿童思维发展是教育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
维果斯基理论与教育
- 文化-历史发展
- 心理发展
- 随意机能的不断阿展
- 抽象-概括机能的提高
- 形成间接的,以符号为中介的心理结构
- 心理活动的个性比–个性的形成是心理技能发展的重要标志
- 内化学
- 教育与发展关系
- 现有水平和即将达到的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
- 教学应当走在发展前面
个别差异和因材施教
- 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
- 1
- 内部定向者
- 内部参照–不受外来因素干扰
- 喜欢自然科学和数学
- 2
- 外部定向者
- 外部参照–容易受外来因素干扰
- 喜欢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
- 1
- 沉思型和冲动型
- 1
- 速度慢,正确率高
- 对细节做反应
- 2
- 速度快,正确率低
- 对整体做反应
- 辐合型和发散型 这两个是反义词
- 1–唯一答案
- 2–多种答案
- 1
中学生情绪与意志的发展
情绪
- 概述
- 概念–是否得到满足产生的心理体验和反应
- 特点
- 主观性–面对同一事物,不同人有不同反应
- 社会性–人的情绪反应受社会条件影响
- 两极性
- 动力性–增力和减力
- 激动性–激动和平静
- 强度–强和弱
- 紧张度–紧张和放松
- 分类
- 心境–微弱,平静和持久的情绪状态
- 激情–爆发强烈而持续时间短暂
- 应激–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
- 情绪理论
- 詹姆斯-兰格–现有生理唤醒再有情绪体验
- 坎农-巴德–同时产生
- 阿诺德–评估危险情景后产生情绪
- 沙赫特–生理唤醒和认知唤醒
- 中学生情绪的发展和培养
- 特点
- 情绪体验的迅速
- 不稳定性和两级性交替
- 情绪的外露性和内隐性
- 体验的实验延长,出现心境化特点
- 好情绪标准
- 调节方法
- 敏锐地觉察
- 平和地接纳
- 正确调整
- 有效表达
- 保持和创造快乐情绪
- 特点
情感
- 稳定的,深刻的心理体验和对应的反应
- 分类
- 道德感–道德标准
- 理智感–智力活动
- 美感–审美标准
情绪与情感关系
- 区别
- 情绪
- 自然需要,人和动物,产生早
- 情境性和动摇性,外显性和冲动性
- 情感
- 社会需要,人类特有,产生晚
- 稳定性和深刻性,内隐性和持久性
- 情绪
- 联系–联系紧密,相互依存,相互转化
意志
- 克服困难和挫折,实现预定目的
- 特征
- 明确的目的性
- 对活动有调节作用
- 克服困难–最核心特征
- 以随意动作为基础
基本阶段
- 采取决定
- 双趋冲突–两个都想要–鱼和熊掌
- 双避冲突–都不想要–前怕狼,后怕虎
- 趋避冲突–一个目标即想要有不想要–看见美食,想吃又怕胖
- 多重趋避冲突–多个目标,每个即想要又不想要–大学生择业
- 执行决定
人格发展
概述
- 构成一个人思想,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
- 特征
- 独特–人心不同,各如其面
- 稳定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
- 综合–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
- 功能–性格决定命运
- 社会–受社会环境影响
- 复杂–横眉冷对千夫指,俯首甘为孺子牛
气质
- 表现在强度,速度,稳定性和灵活性方面的特征
- 类型
- 胆汁质
- 强,不平衡
- 精力旺盛,暴躁
- 直截了当,培养自制
- 多血质
- 强,平衡,灵活
- 爱交际,少耐性
- 定期培养,培养专一
- 黏液质
- 强,平衡,不灵活
- 安静稳重,死板
- 耐心教育,培养开朗
- 抑郁质
- 弱,感受性高,耐受性低
- 多愁善感
- 委婉暗示,爱心爱护
- 胆汁质
性格
- 较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–个性的核心
- 结构特征
- 态度–关心他人,爱劳动
- 意志–当机立断,顽强拼搏
- 情绪–积极乐观
- 理智–认知活动
自我调控系统(自我意识)
- 人格的内控或自控
- 构成–自我认知,自我体验,自我控制
- 发展
- 顺序–生理自我-社会自我-心理自我
- 两次飞跃
- 3岁
- 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
- 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飞跃期
- 青春期
- 社会自我到心理自我
- 第二个飞跃
- 3岁
人格特征理论
- 弗洛伊德人格三我
- 本我–快乐
- 自我–现实
- 超我–道德
- 奥尔波特人格特质
- 共同–美国人热情–德国人严谨
- 个人
- 首要–林黛玉多愁善感
- 中心–林黛玉聪慧,孤僻,清高
- 次要–特殊情况才会表现
- 卡特尔人格特质理论
- 表面–直接观察到的
- 根源–人格本质
- abcd型人格
- a–进取心强,常处于紧张状态,压力大
- b–安宁松弛,不争强好胜
- c–情绪抑郁,好生闷气,性格内向
- d–忧伤性人格,看待问题悲观
弗洛伊德人格发展
- 口唇期(0-1)
- 肛门期(1-3)
- 性器期(前生殖器期)(3-6)
- 潜伏期(6-11)
- 生殖器(11,12后)
埃里克森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
- 婴儿期(0-1.5)–信任对怀疑
- 儿童早期(1.5-3)–自主对羞怯
- 学前期(3-6,7)–主动对内疚
- 学龄期(12-18)–同一性对角色混乱
- 成年早期(18-30)–亲密对孤独
- 成年中期(30-60)–繁殖对停滞
- 成年晚期(60+)–完善对绝望
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
- 生物遗传
- 社会文化
- 家庭教育方式
- 权威型–消极,被动,不诚实
- 放纵型–人性,自私,野蛮
- 民主型–人格健全
- 学校教育因素
- 个人主观因素
能力发展
概述
- 定义–完成活动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
- 分类
- 按能力构造
- 一般
- 必备
- 观察力,记忆力,想象力
- 特殊
- 专业活动
- 数学,文学能力
- 一般
- 发展趋势
- 流体
- 先天遗传ing想
- 先升后降
- 20顶峰,30后降低
- 晶体
- 后天学习与经验
- 年龄越大越上升
- 25后发展平缓
- 流体
- 按能力构造
影响因素
- 先天素质
- 早期经验
- 教育教学
- 社会实践
- 主观努力–内在因素
培养
- 注重早期能力培养
- 加强知识与技能训练学习
- 因材施教
- 元认知与创造
- 社会实践是基本途径
- 非智力因素培养
异性交往
特点
- 方式隐蔽
- 动机多样
- 交往欲望强烈
性心理特点
- 性意识出现
- 性情感变化
异性交往处理
- 正确认识
- 把握原则
- 了解交往办法
- 引导区分友谊和爱情